首页    抽油机绿色再制造    双驴头抽油机再制造

双驴头抽油机再制造

针对双驴头抽油机使用后期驱动绳拉断、后驴头开裂等问题,对双驴头进行彻底改造,去掉驱动绳,改为连杆结构,加装尾平衡,从而实现抽油机运行过程的平稳和低故障率。

技术详情

大港油田双驴头抽油机再制造情况简介

   自2005年大港油田开始进行双驴头抽油机改造,先后三次优化方案,已累计完成双驴头抽油机再制造百余台。

  1. 改造目标

在充分利用原机零部件的基础上,保持原机冲程不变(345米),减速器不变(按需修理),将抽油机由双驴头改为下偏杠铃复合平衡机型,杠铃配重采用曲柄平衡块。

  1. 设计程序

2.1原机参数测量

1 原机参数测量结果

前臂长度

后臂长度

中轴高度

曲柄轴高度

中轴与曲柄轴水平距离

最大摆角

连杆长度

L

L

H

h

I

α(max)

L1

3925

*

7540

2700

2180

73

*

  曲柄销回转半径:r=790/1020/1250

2.2改造参数计算

为了降低改造成本,充分利用原机部件,确定方箱、减速器、底座、支架不变,游梁摆角不变,驴头只改变挂接方式,游梁尾部加长,安装下偏杠铃,杠铃配重采用原机曲柄平衡块,设计变量为1-2块,以适应不同的载荷。为此编制计算机优化程序,以找到最优的参数组合。

2.3改造参数确定

经过运动和力学的优化计算,确定抽油机四连杆机构参数如表2所列。

2 改造后四连杆机构参数计算结果

前臂长度

后臂长度

中轴高度

曲柄轴高度

中轴与曲柄轴水平距离

最大摆角

连杆长度

L

L

H

h

I

α(max)

L1

3925

2130

7540

2700

2180

73

4800

 

2.4改造结构的设计

2.4.1驴头改造

由于原来的驴头为侧转式,修井作业时曲柄需处于水平,造成安全隐患,改造为插入式。

2.4.2游梁改造

因游梁必须加长,为改善接口受力,采用顶板和侧板接口错开的方案,并在顶面进行加强。

2.4.3杠铃制造

2.3力学计算设计下偏杠铃,测绘原机曲柄平衡块,找到重心,找出最优角度并从设计上考虑与整机外观协调。

2.4.4连杆改造

仍用原来的连杆大头,连杆小头铸造,重新焊接杆体无缝管。

2.4.5 横梁尾轴总成制造

原机横梁为驱动绳连接构件,无法改造,故横梁、尾轴总成支架和尾轴总成为全新制造。

2.4.6 改造后强度校核

改造后的关键部件,如游梁的弯曲强度、连杆的抗拉强度、中轴总成、尾轴总成、曲柄销总成的轴销强度和轴承的静负荷等项,都已经过校核,安全系数满足要求。

2.4.7结构的安全性能评价

驴头采用了低头式让位,更符合下偏杠铃抽油机的安全要求,油井作业时不但让位方便,而且杠铃在下死点,处于稳定平衡状态,降低了安全风险。

2.4.8改造后的抽油机许用工况

3 改造后抽油机许用工况

      冲程

m

悬点最大载荷

Pmax(kN)

最大最小载荷差

Pmax- Pmin (kN)

峰值扭矩Mmax(Kn*m)

3

100

60

45

4

90

50

47

5

80

40

46

  1. 改造方案的综合评价

设计方案既考虑了充分利用原机部件,又综合运用了抽油机设计中新型的实用技术,是一个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。

该方案实施十多年,累计改造双驴头抽油机百余台,现场运行效果良好。